赚了钱却进不了国内账户?你可能忽略了这几步
录入编辑:襄策合规 | 发布时间:2025-07-29随着出海电商、海外代运营、跨境技术服务的兴起,越来越多企业和个人在香港、新加坡、美国等地注册公司赚取境外收入。但很多人在真正把钱“带回国”时才发现:
✅ 资金卡在海外账户里,不知道怎么回款
✅ 国内公司收不到,被认定偷税漏税
✅ 用个人账户转回,被银行、税务风控
你不是一个人在头疼。很多人以为只要在境外设立了公司、有账单、有合同,就能“顺利回款”,但真正能把利润合规带回国内的,反而是少数。
一、你赚的是“公司钱”,不是“你的钱”
首先必须搞清楚一个概念:境外公司赚的钱,不等于你个人的钱,也不等于国内公司可以自由收回的钱。
比如你在香港注册公司,在亚马逊或TikTok Shop上收款,利润进了香港公司账户,但这笔钱:
如果你要打到自己个人银行卡上,涉及分红或工资,会被国内税务关注;
如果你要打回国内的公司名下,属于境外对内付款,需要合规文件支撑,涉及外汇核验。
也就是说,这笔钱要么是给股东(你)的分红或劳务报酬,要么是给国内公司的服务费或货款,两种方式都必须事先规划好。
二、ODI、37号文不是“高大上”,而是“刚需”
对于公司来说,想让境外利润合法回国,关键在于两种备案路径:
✅ ODI(企业境外投资备案)
适用于:你在国内设有公司,且是以公司名义去海外设立子公司
优势:可合法将利润、分红、清算资金打回境内公司,路径明确
风险:未备案回款可能触发外汇局或税务的资金来源问询
✅ 个人境外投资(37号文)备案
适用于:你以个人身份控股境外公司,但门槛较高(适用范围少)
优势:可走正规渠道分红回国
风险:如无备案直接回款,可能被认定为非真实交易、税务补缴
现在银行与外汇局的合规核查越来越严,不备案就想回款,风险大、操作空间小。
三、别拿“擦边球”当常规操作
很多人用“境外朋友账户”“第三方公司”“虚假发票”来尝试绕过合规路径,这些方式曾一度被市场广泛使用,但现在已经逐步失效,甚至可能带来以下后果:
资金被冻结、延迟收款
被认定为洗钱风险、补缴税款
海外账户受限或被封
未来无法做资金闭环,限制业务扩大
要知道,境外收入如果不能合法回国,你赚的只是“账面数字”,不是实际收益。
四、合规路径不是遥不可及,而是提前规划
无论你是电商老板、技术出海者,还是境外独资企业股东,只要有跨境收入回流需求,都应该考虑以下三个方向:
境外结构设计是否支持合规出金?
是否需要补做ODI或37号文备案?
境外公司是否具备实际经营、报税记录?
我们建议你在业务增长初期就开始规划,而不是等赚了钱再“找路子”。合法、可控的资金回国方式,是企业真正走远的基础。
如你需要为你的境外收入设计回流方案,或判断自己是否符合ODI/37号文条件,欢迎私信咨询,我们会根据你目前的结构与业务实际提供可行建议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