合规路上的领跑者
当前位置:首页 >> 合规百科 >> 行业资讯

美“长臂法”如何影响出海企业

录入编辑:襄策合规 | 发布时间:2025-07-16
近年来,美国频繁援引其本国法律对外国企业实施管辖,特别是中国企业面临的法律环境愈发复杂严峻。这种利用本国法律干预他国事务的做法,被称为“长臂管辖”(Long-arm jurisdiction)。其代表性法律包括《反海外腐败法》(FCPA)、《反洗···

近年来,美国频繁援引其本国法律对外国企业实施管辖,特别是中国企业面临的法律环境愈发复杂严峻。这种利用本国法律干预他国事务的做法,被称为“长臂管辖”(Long-arm jurisdiction)。其代表性法律包括《反海外腐败法》(FCPA)、《反洗钱法》、制裁和出口管制法规等,具有强烈的域外适用属性。

FCPA的实际影响
FCPA旨在惩治跨国企业在海外贿赂外国官员以获取商业利益的行为。虽然是美国法律,但其适用范围远超美国国土。若企业与美国之间存在“接触点”——例如使用美元、通过美国金融系统结算、拥有美籍员工或与美资企业合作——即可能落入FCPA的管辖范围。巴西的Odebrecht集团曾因行贿行为被美司法部处以35亿美元罚款,成为典型案例。

中国企业成为重点执法对象
过去FCPA主要针对欧美企业,但近年来中国企业逐渐成为高频目标。尤其是涉及国企背景、能源、医药、工程承包等敏感行业,若存在境外政府合同、代理人安排、第三方佣金等情况,更易被怀疑存在贿赂风险。部分案件甚至连中国本地高管也被一并起诉,例如港澳地区的吴立胜、何志平等人被控FCPA及洗钱罪名。

制裁与出口管制同样构成威胁
除FCPA外,美国还通过《国际紧急经济权力法》(IEEPA)、OFAC制裁制度等手段,对企业施加出口限制、金融禁令等。例如,中兴通讯因违反对伊朗出口禁令被罚21.9亿美元,一度被迫暂停部分业务运营。使用美元进行交易、经由美国银行清算资金,都可能构成“受管辖交易”,被视为违反制裁。

合规不只是“看得见”的交易
很多企业以为“我没去美国”“客户不在美国”“没用美元”就能规避风险,实则不然。只要企业在交易过程中使用了美国软件、系统或服务(如云计算、操作系统),亦可能构成“美国因素”。此外,使用第三方代理、顾问掩盖真实受益人身份,也容易被FCPA与反洗钱体系联动识别,导致合规失控。

防范建议
对于开展国际业务的企业,建议从以下几个方面建立合规防线:

  1. 合规尽调机制:对海外代理、合作方开展反贿赂和制裁审查。

  2. 跨境合同审查:确保合同不违反出口管制、制裁规定。

  3. 付款路径合规评估:特别是美元或SWIFT路径交易,避免落入美方管辖。

  4. 合规培训机制:提升高管及业务人员对“长臂法”风险的认识。

  5. 法律顾问协助:在敏感项目引入专业法律团队提供结构合规意见。

联系方式.jpg

上一篇:出口管制与“实体清单”对中国企业意味着什么?
下一篇:没有了!
热门服务和内容

业务咨询

  • 官方微信

    官方微信

  • 商务合作

  • 官方微信

    官方微信

  • 特别声明 Copyright © 2022 襄策合规 All Rights Reserved. 京ICP备2021009868号-3 XML地图
    电话咨询:133 6680 2507
    在线客服咨询