合规路上的领跑者
当前位置:首页 >> 合规百科 >> 行业资讯

日本游戏内容审核机制详解

录入编辑:襄策合规 | 发布时间:2025-07-14
日本作为全球第三大游戏市场,其在内容审核方面采取了一套独特而成熟的体系。虽然与中国、韩国等市场相比,日本没有“游戏版号”这一强制行政审批制度,但这并不意味着日本市场缺乏监管。相反,日本在游戏内容审核与用户权益保护方面具有···

日本作为全球第三大游戏市场,其在内容审核方面采取了一套独特而成熟的体系。虽然与中国、韩国等市场相比,日本没有“游戏版号”这一强制行政审批制度,但这并不意味着日本市场缺乏监管。相反,日本在游戏内容审核与用户权益保护方面具有明确、系统的要求,对希望进入日本市场的中国游戏企业而言,合规意识依然至关重要。

首先,日本并未设立政府主导的游戏审查部门,取而代之的是行业自律机制。其中最具代表性的机构是“计算机娱乐评级机构”(CERO),该组织于2002年由日本电脑娱乐供应商协会(CESA)成立,负责对家用主机、PC平台游戏进行分级评审。CERO分级包括A(所有年龄)、B(12岁以上)、C(15岁以上)、D(17岁以上)和Z(18岁以上)五个等级。需要特别注意的是,CERO Z属于“限成人”评级,虽然其不是法律意义上的“禁售”标签,但许多零售商会基于公司政策或公共形象考量选择不销售该类游戏,极大限制了其商业发行空间。

图片.png

CERO的审查维度涵盖暴力、色情、恐怖、赌博、药物、犯罪等敏感元素。以暴力表现为例,游戏中出现血腥爆头、肢体残缺等画面,很可能会导致评级提高。CERO在审查中要求提交游戏实机录像、截图、脚本摘要等资料,审查周期一般为一个月左右。虽然CERO的评级本质上是行业自律行为,但其权威性已获得平台方、零售商及用户广泛认同,游戏企业几乎无法绕开这一机制。

对于移动端游戏,日本市场目前并未强制要求接受CERO评级。但这并不代表移动游戏可以不受约束上线。日本的App Store和Google Play平台均要求开发者遵循平台内容政策与日本本地法律法规。例如,《不正当表示防止法》《消费者合同法》《青少年健全育成条例》等,都可以在一定条件下对游戏进行法律规制。特别是涉及付费抽卡(gacha)和概率机制的内容,如未进行合理提示或涉嫌误导用户消费,可能构成违法行为,甚至遭遇消费者团体或行政部门调查。

此外,日本在游戏广告审查上也非常重视真实性和未成年人保护。企业在游戏宣传过程中,如夸大奖励机制、使用诱导性语言、模糊消费与赠送边界,容易违反《景品表示法》。部分地方政府(如东京都)还制定了更为严格的青少年保护条例,对未成年人可接触的内容进行限制。这意味着,游戏企业即便不通过CERO审查,也需考虑法律对宣传内容、游戏机制和年龄分级的要求。

总的来看,日本的游戏内容审核机制建立在“非强制审批+行业自律+法律监管”三位一体的框架之下。虽然形式上较为宽松,但实质性合规要求并不低。出海企业往往在认知上存在误区,认为“无版号”即“无门槛”,忽视了CERO等机构的审核流程,以及平台政策和法律规制的合力影响,最终导致游戏上线受阻甚至遭到用户投诉。

对于希望在日本市场长期运营的企业而言,建议在游戏开发初期就同步开展合规评估,明确分级目标,做好内容去敏感化处理,并提前准备所需审查材料。移动游戏也应建立内部机制,对付费设计、广告语、青少年接触内容等进行自我审查,确保不触碰当地监管红线。只有这样,才能真正实现“无障碍上线”与“可持续盈利”的双重目标。

联系方式.jpg

上一篇:游戏出海如何应对欧盟GDPR监管?
下一篇:日本游戏监管重点解析
热门服务和内容

业务咨询

  • 官方微信

    官方微信

  • 商务合作

  • 官方微信

    官方微信

  • 特别声明 Copyright © 2022 襄策合规 All Rights Reserved. 京ICP备2021009868号-3 XML地图
    电话咨询:133 6680 2507
    在线客服咨询